一、通话客服场景的三大现实困境


在传统人工语音服务中,坐席往往面临如下挑战:


1. 记不住:业务知识更新频繁,新人难以全面掌握服务话术


2. 说不准:复杂业务场景下容易口误或答非所问,易引发投诉


3. 效率低:反复查询资料、切换系统界面影响通话连贯性


4. 缺乏统一性:不同坐席处理同一问题,标准不一,拉低品牌形象


这些问题在高峰期更为突出,尤其是电商、制造、生活服务等行业,通话压力大、人力培训难、响应一致性差。


00innews通用首图:呼叫中心.jpg


二、智能通话客服:让“实时知识推送”成为可能


1. 实时语音转写(ASR)


- 通话内容边说边转写,精准识别关键词和语义结构;


- 可实现毫秒级响应,确保后续系统处理的准确性。


2. 语义意图识别


- 基于大语言模型和对话上下文,自动识别客户意图;


- 适配口语化、跳跃式表达,支持多轮交互。


3. 标准答案推送与话术提示


- 系统自动匹配知识库标准话术,并实时浮窗提示给坐席;


- 支持个性化、分行业话术配置,避免“万能模板”失效。


4. 服务流程联动


- 根据识别到的问题触发业务流程,如建单、转接、数据填写等;


- 减少坐席操作步骤,提升服务闭环效率。


5. 服务质量监控与学习


- 全通话过程可自动记录并进行质检;


- 系统可学习历史问题,不断优化话术匹配精度。


呼叫-来电登记.jpg


三、典型厂商与能力解析(以通话中实时推送为核心)


1. 合力亿捷:全链路AI语音客服Agent赋能平台


关键能力聚焦:AI语音客服场景下的实时智能辅助


- 自研ASR语音识别引擎,实现毫秒级语音转写,准确率高,适配多种方言和噪音环境;


- 内置上下文意图识别模型,可识别跳跃式、模糊式语句,保障复杂语境下的理解;


- 实时话术推送模块:系统在客户发言后自动从知识库中调取标准答案,实时浮窗推送至坐席界面,提升响应一致性与服务质量;


- 支持坐席话术补全、风险话语预警、关键词高亮等功能,辅助新手坐席快速应对复杂对话;


- AI辅助建单与流程联动:自动填写表单字段、调用后端接口,减轻坐席操作负担;


- 已在电商、制造、互联网、文旅等行业实现大规模落地,助力客户构建人机协同式语音客服体系。


2. 华为AICC:云原生架构下的语音智能联络能力


- 具备稳定的ASR与NLP能力,适配高并发语音处理需求


- 支持语音意图识别+知识推荐,适合多角色坐席的语音工作台场景


- 与全链路智能联络系统打通,支持语音客服流程闭环处理


- 适用于大型企业与政企单位,强调系统稳定性与安全合规性


3. 科大讯飞:语音识别与智能外呼能力领先


- 国内语音技术领域深耕多年,ASR和TTS能力在行业中领先


- 提供“智能辅助+实时建议+话术引导”的坐席语音协同功能


- 支持多行业语音模型定制化,适配特定领域术语与表达


- 适合语音交互复杂、对语义理解要求高的热线型业务场景


4. 竹间智能:对话管理与话术推荐系统灵活


- 强调对话流程可视化编排,适合个性化通话服务流程配置


- 提供“意图识别+知识检索+推送推荐”的实时联动机制


- 可与语音转写引擎对接,适配多厂商ASR系统


- 适合客服培训成本高、通话一致性要求强的中型企业


四、FAQ:关于通话中推送标准答案的常见问题


Q1:这种“推送机制”会不会打断坐席正常沟通?


A: 不会,成熟的系统采用“浮窗+关键词高亮”方式,非弹窗强提醒,不打断说话节奏。


Q2:话术推送内容能自定义吗?


A: 可以,大多数系统支持按业务线、客户类型、服务阶段等维度配置不同话术。


Q3:对坐席有培训要求吗?


A: 系统越智能,对坐席的要求越低,反而能大幅缩短培训周期,降低试错成本。


Q4:系统适合哪些行业?


A: 尤其适合客服压力大、标准流程多的行业,如电商、制造、生活服务、保险理赔等;不建议用于强合规场景(如金融政务类)。


抽象-呼叫中心.png


五、结语:AI实时助力,让每一次对话都更专业


“通话中推送标准答案”,听起来简单,实现却涉及识别、理解、调用、呈现等多维技术协作。智能通话客服系统,正帮助企业将“专家级话术”变成“人人可用”的辅助工具,让新人秒变老兵、让老兵减少压力。


未来的客服中心,不是靠“人记住一切”,而是靠“系统实时辅助”。真正实现效率提升的,不是语速的快慢,而是知识响应与决策链路的快与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