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客服作为企业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桥梁,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用户体验。如何做好微信客服的质检工作?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完整的操作流程,以及新手最容易踩的几个坑。
一、质检流程四步走
1. 定标准:先明确"好服务"的标准
就像考试前要划重点一样,质检前必须统一标准。建议从三个维度入手:
基础规范:响应速度(比如5分钟内回复)、礼貌用语、错别字率;
专业能力:问题解决率、信息传达准确性;
沟通技巧:情绪安抚能力、需求挖掘能力。
2. 抓样本:数据采集别偷懒
通过系统导出聊天记录时要注意:
覆盖不同时段(早中晚班次);
包含各类业务场景(咨询、投诉、售后);
重点关注高频问题(比如退换货流程)。
建议抽检比例不低于20%,且保证新人、老员工的样本均衡。
3. 细评估:别只看系统评分
先用质检工具做初筛,但关键环节必须人工复检:
检查系统是否误判敏感词;
关注对话中的"潜台词"(比如用户反复提问可能代表没听懂);
记录典型优秀案例和问题案例。
4. 促改进:反馈要具体有用
别只说"服务态度不好",要具体到:"在用户第三次提问时没有使用安抚话术"。每月可设置"服务提升日",让优秀客服分享经验,问题人员做专项培训。
二、新手必看的四大误区
误区1:只抓负面不夸优点
很多团队把质检变成"找茬大会",结果员工越检越没干劲。建议每次质检报告里,至少保留30%的优秀案例,让员工知道"怎样做是对的"。
误区2:过度依赖系统评分
AI质检虽快,但容易漏掉细节。比如用户说"算了,不麻烦你了",系统可能判定为满意,实际是负面情绪。重要对话必须人机结合检查。
误区3:抽检比例一刀切
新人期建议100%质检,转正后降至30%。遇到促销期、新业务上线等特殊时段,要临时提高抽检比例,别让突发情况拉低整体服务质量。
误区4:忽视员工参与感
别让质检变成"领导说了算"。可以尝试:
每月让客服互评3条匿名对话;
开展"找亮点"竞赛;
设置"服务创新建议奖"。
三、质检的核心是服务升级
记住:质检不是抓小辫子,而是帮团队成长。建议每季度更新质检标准,把用户的新需求、行业的新变化加进去。比如现在用户更在意响应速度,就把首次响应时长从"≤3分钟"调整为"≤90秒"。
好的质检就像体检,既要发现问题,也要给出解决方案。当客服团队形成"发现问题-改进问题-预防问题"的良性循环,用户体验自然水涨船高。
合力亿捷智能质检系统基于ASR/NLP/情感模型/数据挖掘等能力支撑,支持在线文本/通话录音/工单文本等多数据源检测,提供开放的个性化质检模型匹配,人工质检与机器质检相辅应用,提升质检准确性和质检效率。